人本主义视角下的爱与自由 | 观影:《心灵奇旅》
今天一早起来,来自东八区的好朋友私戳我,问我有没有看最近大热的《心灵奇旅》。正巧昨晚在昏昏欲睡的时候捧着热红酒看完了这部电影,我们聊着聊着就上头了。
我是个受训精神分析师和人本主义心理咨询师,看着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乱叫的男主笑得花枝乱颤的同时,在这部电影里看到了许多很有意思的存在主义体验向心理咨询方向的梗:
(1)死亡与存在主义心理咨询
(2)体验向心理学:和自己的身体建立有意义的联结
(3)“真诚而自由地存在”:抗争恐惧是成长的终极命题
(4)潜意识与超我:黑暗沙漠与抑郁症
(5)【彩蛋】我心目中的英雄主义:看清生活本质,然后走出自恋
本文从《心灵奇旅》这部电影入手,全文穿插电影解读,但重点在于介绍我在心理咨询从业中对心理咨询命题与临床技巧的理解。我在文章中间也会插入一些作为来访者、咨询师或者是对了解自己感兴趣的读者都可以应用的技巧。
虽然在写作顺序上有先后,我在写作逻辑与重要性上并没有设置明显的先后之分,如果你愿意,你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部分阅读,不必一定看完全文(当然我强烈推荐全文!)。无论你是咨询师还是来访者,还是对「了解自己」这个命题心存好奇的路人,都欢迎来看看呀!
死亡与存在主义心理咨询
“小孩子就不能谈苦难吗?”
——网友对《方舱医院真神奇》创作团队的提问,2020
别出心裁的是,《心灵奇旅》的男主是一个“死人”。
男主Joe是一个人到中年,一无所成的“卢瑟”。怀抱爵士音乐梦想的他,从小憧憬着成为出色的爵士钢琴家,然而就和许多人一样, 梦想丰满,现实骨感——现实中的他是一名中学代课老师,带领着一群能力参差不齐的小屁孩组建学校乐队。
面对生活稳定但一眼看得到头的中学老师职业生涯,Joe并不甘心。爱折腾的他好不容易拿到了一个和著名音乐家Dorothea Williams同台演出的机会,就非常悲剧地掉进了纽约大街上永远关不严的井盖儿,挂了。
(彩蛋预告:男主拿到了一个和音乐家同台演出的机会,兴奋得发疯,于是自动进入了一个走路不看路,完全忽视自己的身体安全需求的“自恋”的状态,这个在我们之后会具体讲)
在拿到机遇的那个瞬间猝不及防地面临死亡,男主自然是不服输的,既然是皮克斯的动画片儿,我们不服输的男主当然要搞事情,而且肯定会成功……所以有了之后的和小灵魂22搭档,魂穿到猫身上,结果成功帮助小22体验珍贵的人间,自己也领了复活卡。
《心灵奇旅》里,我读到的最显著的两个命题是“死亡”与“无意义”,篇幅有限,我决定在今天只触及“死亡”这个命题,如果大家感兴趣,我以后再找时间讲讲其他三者。
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不同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推动人格形成与变化的力量来自于人与外在存在的冲突与对话(the individual’s confrontation with the givens of existence),而人与外在存在的冲突与对话又集中于死亡,自由,孤独与无意义四个方面。
在人和外在存在的冲突与对话里,与死亡对话永远是首要的命题。
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面对死亡是我们无法避免的最终任务,然而我们永远在努力继续生存下去(continue to be)。
单单作为观影者而言,我尊重动画片希望给观众一个happy ending的愿望,但我个人并不赞同将死亡淡化,从而避免谈论死亡的残酷性和不可避免性的文艺创作。
死亡的不可避免恰好证明了生命的可贵,在临床工作里,死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在我的临床经验里,我的来访者很少会主动提及死亡,无论他们来自于什么国家与文化。似乎只有丧亲者(grieving survivors)和临终者这些直面死亡的人,才会主动谈及死亡,因为他们正在猝不及防地面临自己或他人的死亡。
然而,很遗憾的是,普通来访者避免谈及死亡,让他们丧失了一个非常珍贵的成长命题:
在“我知晓我终将会死亡”的前提下,我应该如何过我的生活?我“终将死亡”这件事情,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很多来访者在意识到自己和死亡其实没有那么遥远后,都有了新的、意料不到的成长。
笔者在职业成长初期是一名全情投入工作当中的菜鸟,当时的我认为取得专业上的荣耀、工作认真、在经济上取得成功是人生的第一要义。
在某次例行年度体检时,笔者被医生告知,自己可能有恶性皮肤癌,要先接受活检,在两个星期内会出结果。在活检后的两个星期里,我出于对死亡的恐惧,开始殷切地思考“如果我可以活下去,如果我没有罹患皮肤癌,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最后我发现,相比经济上的成功与专业上的荣耀,我更在意与所爱之人共度温柔而充满爱意的时光——这是我在没有死亡恐惧的状态下完全不会想到的事情。
我很高兴我那么做了,而两周之后,活检报告也给了我平安无事的结果。
与此同时,我也很好奇:如果影片的设定是男主借猫还魂,但是最终无法抗拒生死,还是要上天堂的,会有什么不同?
其实对于这个结局,我是觉得很苍白且遗憾的……我深切地理解动画片是给孩子看的东西,而美国的文艺工作者,对给小孩子讲死亡这件事似乎是非常规避的。
在《冰雪奇缘二》里,爱莎姐妹的父母死掉是剧情设定,没什么所谓,但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雪宝死了,这怎么可以?于是过了二十分钟雪宝就复活了,让安娜抱着雪宝剩下的一根木棍儿哭了三分钟的剧情只是为了后来的喜剧大团圆做铺垫;
在《心灵奇旅》里,男主哪怕掉井盖儿进ICU违反了生死秩序被全世界通缉,也能获得复活卡再活一次。
我很喜欢的正面例子是《哈利波特》和《Coco》,直面死亡的不可逆性,是教孩子如何活着的开始。
体验向心理学:和自己的身体建立有意义的联结
“In the beginning, we were allstrangers to ourselves…”
· NeilaWyman, LCSW, Gestalt Associates for Psychotherapy, 2018
在电影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设定:男主和老船长在沙漠之海中航行的时候,会遇见很多在黑暗中踽踽独行的怪物。
我在观影的时候以为它们是要吞吃男主的怪物,结果看了一半才发现这些人是所谓的“与自己的身体与心灵隔绝“的迷路者,他们用了太久的时间去压抑自己内心的渴望与身体的需求,结果就是成为了可悲而可怕的、暴怒的沙漠怪物。
影片里老船长治愈怪物(后来帮助男主和自己产生联结)的方式也很有意思:冥想。在此我不禁笑出声,男主听到老船长让自己冥想的时候翻上天的白眼,与沙漠怪物竟然是一个股票交易员一样,真的是北美文艺界人士吐槽mindfulness和金融人士的政治正确啊……
这里我要介入,开始讲讲在体验向心理学里,“和自己的身体建立有意义的联结”是什么意思。在我看来,冥想是一个简单易学,成本很低的“体验向心理疗愈”的方式,但它仅仅是一个非常微小的部分。
体验向心理学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内在的,自我疗愈的能力,就如同我们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还没有经历创伤时,我们每个人都是完整而健康的个体。
然而,在漫长的社会化、与外界的世界互动的过程中,我们失去了体察个人情感与身体需求的能力,而且被训诫,如果我们关注和体察个人情感与身体的需求,就是不好的、令人羞耻的。
影片使用了“利欲熏心的股票交易员”这个梗并且顺便黑了一下这个群体,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
案例1:
你是一个勤奋的职业女性,你也觉得老板每天宣传“996是福报”有点怪怪的。你觉得每天超负荷工作,压力很大。但是如果你想辞职,或者请个假好好休息一下,你总会想起自己的初中女老师,她为了带你们的“毕业班”,甚至狠心打掉了已经怀了三四个月的孩子。她一周工作八十个小时,讲课讲到嗓子哑掉为止,是你从小到大作为职业女性的行为模范。她会和你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努力奋斗是作为独立女性的唯一依靠,靠男人的女孩都得不到幸福。
你并不在意压榨你劳动力的油腻老板,但是你很崇拜也很认同你的初中老师。你想到了她声嘶力竭教你“独立才是幸福的本源”的样子,犹豫了,取消了你的假期申请。但是你打开工作表,觉得头晕眼花,心下难过,喘不过气来。你感觉你谁都对不起。
案例2:
你是一个正准备买房结婚的男性,你并不认同未婚妻一家“是男人就要给我买房子”的逻辑。你不明白在你的成长经历里,为什么女孩和男孩最开始都是同样甜美脆弱的孩子,长大后却一个被鼓励着表达自我情绪,另一个却被训诫你要隐藏情感、你要成为家庭里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你脆弱你就不够男人,你暴怒你就是家暴怪。
结婚前六个月,你开始整夜整夜失眠。你不太懂为什么失眠和易怒会忽然找上门,而且哪怕你找好哥们出去喝酒打球看比赛,也没什么用处。你的未婚妻也不太理解你,她觉得你小肚鸡肠,“不够男人”。还没步入婚姻,你已经觉得自己深陷围城了。
以上两个是在异性恋语境下的常见案例,在同性恋者与其他身份认同者当中,相似的案例我们还可以列举很多。
在这两个案例中,努力工作的女性视自己的初中老师为行为楷模,虽然已经超负荷工作、身体出现了吃不消的症状,但是视自我关怀如洪水猛兽的她,依然努力压抑“休息”的需求,因为在她看来,“关怀自己的身体”是一件令人羞耻的事情。
在体验向心理治疗当中,我会引导这位女性意识到,她和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非常糟糕的关系。
我会帮助她去体验自我关怀时会发生的“耻感”,我会鼓励她和自己的身体对话:我会鼓励她扮演“她需要休息的身体”,向“工作狂的她”提出“休息的要求”,然后我会鼓励“工作狂的她”向“她需要休息的身体”做出回复。
在这样的往返对话中,我会鼓励她去聆听自己身体的需求,意识到,她不一定要和自己的身体与情感的需求暴虐地相处,做自己的暴君并不能引导她实现生活幸福的命题,“独立女性”和“暴虐地对待自己的身体”,其实并不是一件事。
至于案例二中的男性,我会鼓励他做一个小试验:和自己“内心的小孩(innerchild)”对话。
他虽然长大了,但是他内心的脆弱的孩子从来没有得到他应得的回答。
我会鼓励他扮演“内心那个想对一切社会规则和男女性别身份assignment说不的小孩”,和这个“辛苦地扮演着成年人角色”的大人对话。在这样的往返对话中,我会鼓励他去探索,他和他内在的小孩是如何相处的,他是如何和被异化成这个无法自我关怀的大人的,以及,他如何与自己内心的小孩建立有意义的联结,发现“男子气概”和“灭绝自己所有的情感需求、不能对现行社会规范做出挑战”,也不是同一回事。
顺便说一个小秘密:不要轻易忽视你的睡眠障碍。
当你失眠的时候,与其与失眠强行斗争,不妨去仔细聆听你在睡不着的时候,你的身体和情绪,你的“内在的小孩”在尝试和你表达什么。也许他们一直在尝试表达,只是你也一直很努力地去压抑它们罢了。
在我的从业经历里,我见过很多粗暴地对抗失眠的来访者,有不少人甚至因为物质和处方药滥用产生了依赖性,非常痛心。如果你有失眠的症状,请你一定要加以重视,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与精神健康医学服务。
另外一个在影片里非常感动我的地方在于,小灵魂22穿越到男主身上时,忽然发现生命本身的可贵:地铁出风口温热的烈风,流浪艺人动人的歌声,夕阳暖暖地照在身上的慵懒,新鲜出炉的披萨的香气,小22正是因为在触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上与这个世界紧密地产生联结,从而产生了对生命之美的欣赏与渴望。
这里有一个非常tricky的地方:在我的从业经历里有部分来访者,他们可能在表面上和自己的身体深度联结,但是内心深处并非如此。
我曾经和一名年轻的百老汇舞蹈家凯莉一起工作(凯莉为化名)。凯莉可以熟练地做出各种高难度的舞蹈动作,然而她却对自己肌肉的酸痛、长期作息不规律的疲倦、因为节食而长期饥饿的身体一无所知,她和这些感觉是完全“断联”的。当我和凯莉坐下来,一起探索她此时当下的身体知觉时,凯莉非常茫然,说,“我觉得我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身体是什么感受”。
凯莉的故事不断告诉我:对身体有强有力的控制,不代表你和你的身体有着有意义的联结。有意义的联结是真诚而善意地和你的身体相处,聆听并且尊重它的愿望。
说句题外话:这个方向是我的老本营啦。
我从纽约大学临床社会工作研究院毕业的时候,出于对中英文语言文学的热爱,我希望进入强调语言与符号学的经典精神分析post-graduate研究院进修,草灰蛇线地从来访者的语言选择与符号学应用中进击潜意识领域,想想都会颅内高潮。
但是当时刚毕业的我歪打正着地选择了一个体验向心理学的项目,进入了纽约格式塔机构(Gestalt Associates for Psychotherapy in New York)进修。
我的部分激进地反弗洛伊德的教授们坚信,只要我们认真帮助来访者感知他们的肢体需求,来访者就可以得到疗愈。我毕竟是科班出身的精神分析学生,对这个观点依然不敢苟同。
然而,在某一年的毕业典礼上,我非常尊敬的一位教授,Neila Wyman女士说的一句话让我深深感动,并且在此引用到文章开篇:从最开始,我们都是自己的陌生人。
在我看来,心理咨询是一个渐渐地了解自己、与自己心中最诚挚的需求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和自己的心灵对话固然重要,但我们又多久,没和自己的身体坐下来,诚挚地交谈了?
“真诚而自由地存在”:抗争恐惧是成长的终极命题
I promise to be true, be authentic,and be free.
· ClariceHassan, LCSW, Journal, 21 years of age
电影里男主成了猫,而小22莫名其妙成了男主。影片里一个又温情又cliché的老梗是:
魂穿男主的小22鼓足勇气和亲妈坦白自己真诚的内心时,得到了亲妈真诚的祝福,甚至一感动就把男主的音乐家爹生前的礼服送给了男主。
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我非常遗憾地承认,男主在影片里通过两分钟演说就征服亲妈支持自己音乐梦想这样事情,现实里我一次都没看到过。在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不得不隐藏自己真实性(authenticity),从而满足社会期望、取得社会承认的存在。从而,“真诚地存在”,也成为了一个恐惧又迷人的命题。
我作为心理咨询师,在刚刚开始从业的时候曾经想过“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咨询师”,我得到的答案是,“帮助我的来访者自由而真诚地生活”。
这里的“真诚”,不仅仅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态度,更多是“对自己内心的声音和渴望的积极认同(positive regard)”;
这里的“自由”,不仅仅是经济自由、人生自由、恋爱自由、奶茶自由(笑),更多是“对自己和这个世界的相处模式有控制感”。
真诚与自由是伴生着恐惧的。在我后文会讲到的存在主义心理学里,自由也同时意味着无序(being groundless and structureless)。
小孩子看《心灵奇旅》不会感受到成年人听说男主要放弃医疗保险和退休金时倒吸的一口冷气,而哪怕已经成家立业的我,也会在男主母亲窒息的灵魂拷问下,瞬间感觉自己倒退回了乞求家长给钱买电子游戏的十五岁。
在我的临床工作里,很大的一部分工作就是帮助来访者面对自己的恐惧:恐惧不是被“压抑”和“战胜”的客体,而是一个要与之“温柔且和平地相处”的命题。
你是否可以平和地接受“自由而真诚地生活”的恐惧?你是否能够鼓足勇气去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如果你暂时还做不到,那我们可以一起做些什么,帮助你有勇气去做到?
在我看来,《心灵奇旅》的编剧想给小孩子写成年人的故事,我们观影者,“认真就输了”。影片中很多地方不堪一击:男主妈妈的灵魂拷问并非不无道理,男主哪怕鬼门关溜了一圈,回到现实生活中,他还是要对抗医疗保险、退休金这些事情,他寻求真诚而自由的道路上,依然充满了恐惧。作为心理咨询师,我在帮助我的来访者去理解“真诚而自由地生活”这样的命题上,也会做很多现实测验(reality testing),或许这些问题也可以帮到你:
我对“真诚”和“自由”的生活的理解是怎样的?
横亘在我和“真诚和自由的生活”之间的,有什么障碍?
我要如何去解决这些障碍?
有哪些障碍是我现在能够解决的,有哪些是我现在不能解决的?
……
我在二十一岁时的日记里,写下了对自己的誓言:我保证自己真诚、真实而自由。
这是一句很沉重的誓言,彼时的我吃饭读书,都不得已地依赖在家长的经济支持之下。心理咨询是一个前期学习投入很高,而刚从业时收入非常惨淡的行业,我在二十一岁时还在暗无天日地读研究院,我并不觉得自己在家长的经济支持下,可以活得“真诚而自由”。后来自己的银行账户终于有了稳定进账,我也终于懂得了。
说最后一句题外话:
“真诚而自由地生活”并不是少年人才会经历的挣扎,阻碍我们“真诚而自由地生活”的,也经常不是父母的经济支持:来自社会和伴侣的期望,被自己内化的压力,为了生存本身的挣扎,都可能是我们成长道路上,让我们恐惧的事物。战胜恐惧,是一个终身的命题。
潜意识与超我:黑暗沙漠与抑郁症
Depression is internalized, displacedanger. You need to give the anger back to whomever deserves it.
- Anonymous
影片里让人非常心碎的一个切镜是小22在被不知好歹的男主打击时,深深地退行到了黑暗沙漠里,成为了一个迷失者。男主良心发现去寻找小22时潜入了它的心灵沙漠,发现小22的沙漠里全都是令人恐惧的,怒吼的声音,而所有声音都在告诉小22,“它不够好”。
最令人恐惧的是,在这些庞大的声音和扭曲的图像里,有一个图像是来自于男主的:男主惊讶地发现,自己在小22的心里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伤害小22的声音里,有一个就来源于他自己。
在观影过程中,这是让我觉得最拍案叫绝的教科书级图像化:春季学期开学,给研究院的学生讲“抑郁症”时,我在尊重版权的前提下,一定会为学生播放这三分钟的片段。
在心理咨询业界,每一位咨询师对抑郁症的理解与治疗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别。对我而言,我认为抑郁症是“被来访者内化的、对于外界的愤怒”。
我们在被外界的声音伤害时,我们的本能并不是反抗外界的声音;相反,我们内化了外界的声音,并且坚信外界对我们不准确的、扭曲的描述(对于小22来说,就是“你不够好”)是准确的。
这一部分被内化的外界的声音成为了“超我(superego)”,并且停留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不断地伤害着我们。于是我们对自己暴怒,将一切的虐待性行为(自残或自杀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都转移到了自己的身上。因为我们不能对外界暴怒,不能对“爱我们的而且正确的人”暴怒。
在我的临床工作里,抑郁症疗愈的第一步是帮助来访者与他的超我分离。
男主潜入了小22的世界,告诉小22它“足够好”,并且告诉小22“我是那个不知好歹伤害了你的人”,从而在小22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我”是足够好的,我可以定义自己好与不好,说“我”不够好的人,不是我自己,而是“外界”,而外界也不一定是“正确的”。
而在我的临床工作里,我经常会问来访者的问题是:你这么苛刻地评价自己的样子,是哪里来的?
一句悲伤的题外话:外界的声音之所以有伤害我们的力量,是因为我们内化的外在的声音经常来自于我们非常爱与在乎的人。如果你发现自己和跳脚的男主,而不是受伤的小22有点相似,也许是时候去思考一下自己平时是怎么和所爱之人相处的了……
【彩蛋】我心目中的英雄主义:看清生活本质,然后走出自恋
I know there is something tragic about the life of the hero. I decided I don’t want it. I want to spend the rest of my career working with men who suffered from the longing to be heroic.
- Pittman, F. S. (1993). Man enough: Fathers, sons, and the search for masculinity. Penguin.
为什么说这个是彩蛋呢,因为除了“英雄主义”这个话题外,每一个上面讲到的话题,我都可以在影片当中看到明线的清晰的映射。而“英雄主义”,相比影片直接可以拿去做科普抑郁症教材的黑暗沙漠,与男主掉井盖里死掉的存在主义拷问,并没有被非常显著地提及。
什么是英雄主义?很遗憾地说,作为一名女孩,“英雄主义”并不在我幼年成长经历的词典里。我的家长似乎并没有什么把我培养成“英雄”的兴趣——我只要为人敏感,性格细腻,头发柔顺,长得养眼就够了。“做英雄”似乎是属于小男孩儿的游戏,而小时候的我曾经也真的是这么想的。
然而,在后来的临床工作与阅读里,我发现“英雄主义”是一个横跨的性别与身份认同的共同命题。我们当中的很多人都希望“不同”,都希望“通过做的比别人更出色”来界定自己的身份,都维系着脆弱的自恋情绪。
影片中的男主乔在开头收到和知名音乐家一起工作的邀请,进入了一个“不在乎外界世界”的狂喜情绪——走路不需要看车,和行人撞了个满怀也不管,在喜悦的巅峰掉进了井盖儿,一命呜呼。在我的理解里,这并不是踌躇满志的英雄主义,而是一个虚假的、自恋中的泡沫。
真正的英雄主义,在我看来,是看清生活的本质,然后走出自己“需要做英雄”的自恋——
男主在影片后期虽然实现了和音乐家同台演出的梦想,却在梦想实现的一瞬间发现,所谓的“英雄主义”是空虚的泡影;他真正的成长恰好在承认自己的错误,向被自己伤害的22道歉,眼睛里开始看得到他人,开始有能力去爱他人、和他人产生联结的瞬间。
愿我们都找到我们的花。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我的临床工作,或有兴趣和我一起工作,欢迎联系我。
我目前在美国纽约独立执业,提供中英文双语的视频与音频的远程心理咨询,也提供针对心理咨询师的督导与工作坊。
我的邮箱地址是:claricehassan2323@gmail.com
期待你的来信,也期待世界上一切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以上。